超声波焊接设备汽车零部件行业客户案例模板
一、案例基本信息
客户名称:深圳某汽车零部件公司
所属行业:汽车制造
应用项目:汽车关键零部件超声波焊接解决方案
二、项目背景与客户需求
背景分析:汽车产业轻量化、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,对零部件连接的强度、可靠性及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传统连接方式如螺丝、胶粘等在某些场景下存在增重、化学污染或效率低下等问题。
核心需求:
高强度与高可靠性:焊接点需能承受车辆长期的振动及高低温变化,例如某些支架焊接强度需大于430N。
优良密封性:如车灯、燃油管等部件要求防尘防水(如IPxx等级)或防泄漏。
生产效率与自动化:适应自动化生产线节奏,焊接速度快。
外观质量:外饰件等可见部件焊接后无缩印、无划伤等缺陷。
材料兼容性:能处理汽车行业常见的工程塑料(如ABS、PP、尼龙等)及金属(如电池极耳、铝导线等)。
三、解决方案与应用细节
针对汽车零部件的不同应用场景,我们提供了专业化的超声波焊接解决方案:
汽车外饰件焊接(如尾门装饰板、车头LOGO、保险杠、灯具等)
采用设备:20kHz或15kHz超声波焊接系统,并可集成机器人工作站实现自动化。
工艺要点:
针对大型或不规则工件(如保险杠、车头LOGO),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,实现高效、清洁且牢固的焊接。
为控制焊接热量,避免外观缺陷(如缩印),可在焊接胎模上设计冷却模块(如通冷水运水孔)或在焊头内置风冷结构进行快速冷却。
例如,一种塑胶机盖的超声波穿刺焊工艺,通过优化胎模(全铝合金材质,贴蓝皮)和冷却(运水孔通冷水),设置焊剂冷却固化时间1S,焊接周期5S/点,有效消除了光栅、凸包等外观缺陷,并保证抗拉拔力>150N。
解决痛点:实现外饰件无痕连接,满足外观质量及气密性要求;替代机械紧固件,减轻重量;自动化焊接提升生产效率和一致性。
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焊接(如动力电池极耳与汇流排、高压线束端子等)
采用设备:超声波金属焊接机。
工艺要点:
利用高频振动(如20kHz-35kHz)实现材料分子层面的固相连接。例如,电池极耳焊接电阻可低至0.15毫欧,确保导电性能稳定;高压线缆焊接电阻波动可控制在±5%以内。
适用于铜/铝箔多层极耳的焊接,提升电池组能量密度,同时避免传统熔焊的热损伤风险。
解决痛点:提供安全(无火花)、可靠(接头强度接近母材)且高效的连接方式,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电池和电气系统高性能与高安全性的严苛要求。
汽车内饰件焊接(如仪表板、中控台、手套箱、仪表组等)
采用设备:适用于塑料焊接的超声波焊接系统。
工艺要点:
适应复杂形状的焊接频率,例如将外部控制台焊接到内部加强件,或将软管道材料焊接到模制管道以形成气密密封。
正确的焊接工艺可以消除粘合剂的使用,并允许组装不同的材料。
解决痛点:提供结构性防尘焊缝,消除部件间的嗡嗡声、吱吱声和嘎嘎声(BSR问题),提升内饰品质感和可靠性。
动力总成与底盘部件焊接(如燃油管快插接头、涡轮增压器风管、铝导线与铜端子等)
采用设备:适用于特定材料和工况的超声波焊接设备。
工艺要点:
对于铜端子与大线径铝导线的焊接,需对铜端子结构进行标准化设计,以保障焊接性能和应用可靠性。对于尼龙燃油管接头等,通过超声波焊接确保密封性与耐压性。
解决痛点:解决异种金属可靠连接(如铜-铝)、流体系统密封及耐高压等关键技术问题。
自动化焊接集成解决方案
采用设备:机器人集成超声波焊接工作站。
工艺要点:例如用于汽车尾门装饰板自动焊接的机器人工作站,可完成多个支架的焊接,并满足强度要求。集成系统可实现高节奏、高效率生产,如两台机器人协作完成取放料、焊接、装配卡扣等多种任务。机器人重复精度可达±0.06mm。
所有焊接参数可通过软件系统进行跟踪监控,便于故障排除和质量管控。
解决痛点:实现24小时自动化生产,提升效率,节约人工,保障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。
四、实施成果与价值
质量与性能提升:
焊接强度显著提高,例如汽车尾门装饰板支架焊接强度大于430N,满足主机厂要求;塑胶机盖穿刺焊抗拉拔力>150N。
有效避免产品外观缩印、光栅、凸包等缺陷,提升产品外观质量。
实现气密性或水密性密封,满足相关标准。
生产效率提升:
焊接速度快,例如超声波穿刺焊周期可达5秒/点;自动化机器人工作站实现高节拍生产。
自动化生产线替代人工,提高生产效率。
经济效益:省去或减少了螺钉、垫圈、粘合剂等消耗品,降低材料成本。自动化生产节约人工成本,提升产能。焊接质量稳定,良品率提升,减少返工和报废。
综合效益:
环保安全:焊接过程无挥发物、无火花,清洁生产。
轻量化:减少金属紧固件使用,助力车辆减重。
工艺可追溯:焊接参数可监控,便于质量管理和追溯。
五、客户反馈与行业价值
客户评价:贵公司的超声波焊接解决方案及自动化工作站,为我们成功解决了某外饰件焊接强度与外观质量难以兼顾的难题,焊接效率和质量一致性显著提升。
案例价值:展示了超声波焊接技术在汽车零部件领域,从传统内外饰到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广泛应用和卓越性能。验证了超声波焊接在实现轻量化、高强度、高密封性及自动化生产方面的巨大价值。
经验启示:在汽车零部件行业,成功的超声波焊接应用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结构设计、材料特性、焊接工艺参数及模具冷却等因素。
与设备提供商深入合作,从产品设计阶段介入并进行工艺可行性评估,能最大化地发挥新工艺的价值,规避潜在风险。